10月8日,洛陽當?shù)孛襟w一則新聞引起人們的關(guān)注:事件發(fā)生在洛陽市高新區(qū)的一家餐廳。洛陽市小動物保護協(xié)會的一些志愿者自掏腰包,花3000元從餐廳老板那里購買。“救援”20多條狗。洛陽市小動物保護協(xié)會會長李艷是這次“救援行動”的主要參與者。
這種救狗行動在洛陽不是首例,也不是孤例。類似的矛盾在中國也出現(xiàn)過很多次:愛狗者與護狗者、殺狗者與食狗者之間的矛盾似乎不可調(diào)和。
李嫣的行為也是很多人無法理解的,常被視為“神經(jīng)病”。但李嫣有她自己的堅持。
東方今日新聞首席記者張珊珊
見習記者侯俊彥/攝
志愿者支付3000元救狗
記者:救狗的那天晚上,有沒有在餐廳發(fā)現(xiàn)狗?
李琰:是有愛心的網(wǎng)友在吃飯的時候發(fā)現(xiàn)了這些狗,并通知了我們。我去的時候帶了錢。去的時候看到了7只大狗和十幾只小狗,都是金毛、阿拉斯加等寵物狗品種。
記者:你帶了多少錢?為什么要帶錢?
李巖:3000元現(xiàn)金,我卡上還有10000元。都是個人的錢,反正我就是想買,坐在那里跟他們商量,無論如何要存起來。
記者:當時從晚餐時間談判到次日凌晨,中間的矛盾在哪里?
李琰:起初,飯店老板不理我們。后來他說我們可以拿走,我們要付8000元。對方還找了一些當?shù)氐哪贻p人圍住我們,警察只好協(xié)調(diào)。所以一直卡著。直到第二天凌晨兩三點,對方可能是考慮到了生意,最后要了我們3000塊錢,把狗給了我們。
記者:這3000元是你隨身攜帶的現(xiàn)金嗎?
李琰:不是全部。在場的志愿者收了1000元,我給了2000元。
記者:自費救狗是第一次還是經(jīng)常?
李琰:這么大規(guī)模買狗還是第一次。我們救出的這批狗的主要重點是這些狗都是寵物狗。寵物狗一定是有人養(yǎng)的,通常是被偷走賣掉的。如果說他們是普通的狗,對方可以說是自己養(yǎng)的肉狗。老實說,在沒有動物保護立法之前,他殺狗并不違法。
記者:中國也發(fā)生過志愿者暴力救狗的事件。從對方的角度來看,他買狗、賣狗、殺狗似乎都沒有錯。然而,志愿者的行為已經(jīng)侵犯了他人的財產(chǎn)。
李巖:我也聽說過,我相信志愿者們的心都是好的狗 病,但是在沒有動物保護立法之前,只能用這種協(xié)商的方式。如果你直接搶劫他們,你肯定會侵犯他們的利益,然后你就是違法。
所以這次在我們的狗救援行動中,我只是帶著錢過去了。這件事一定要理智。如果我不拿錢,這件事就解決不了。
主營業(yè)務(wù)愛狗“兼職”工作
記者:從你們那里領(lǐng)養(yǎng)狗有什么門檻嗎?
李巖:唯一的門檻僅限于洛陽市區(qū)。每只狗都被收養(yǎng),我們對此負責。在收養(yǎng)后的一到兩個月內(nèi),我們的志愿者會到門口看狗是否在他們家中生活得很好。由于人手有限,我們無法照顧市區(qū)以外的人。
記者:收養(yǎng)免費嗎?
李琰:除了我們花錢買回來的那幾只狗,一般除非我們在救他們的過程中花了很多錢,比如幾百塊錢狗 病,我們會告訴收養(yǎng)者很多人愿意出這個錢。但是這樣的狗并不多。如果他們能花這么多錢,他們中的大多數(shù)人都是殘疾人,一般都呆在基地里。
記者:基地是租來的嗎?
李巖:對,古水溪有個小院子。
記者:年租金是多少?
李燕:2500元。
記者:除了日常的喂養(yǎng)和護理,一年應(yīng)該投入多少?
李琰:說實話,我們不怕狗,就怕狗病。找朋友聯(lián)系了洛陽的一家餐飲集團。他們每天給我們捐贈10個鴨架,可以打碎拌成狗飯。我丈夫的親戚可以低價給我們一些麥麩。這部分錢基本上是我的公婆都出去了。沒有東西吃,但我怕生病。獲救的狗狗通常患有犬瘟熱,需要注射一窩。買藥的錢是一筆巨款。
記者:您的家人也幫您做這件事?
李琰:很支持。我有時會說我要把它變成我自己的東西。
記者:錢從哪里來?
李琰:一般都是一些愛心人士捐款,但一年后,我們的志愿者要投入一萬塊錢。
記者:洛陽小動物保護協(xié)會是個什么樣的組織?現(xiàn)在有多少人?
李巖:可以說,我們是全省唯一一個取得社會組織法定代表人證書的人?,F(xiàn)在相對固定的只有六七個人。我們不能要求所有的志愿者都像我們一樣,把這個作為自己的主業(yè),把真正的工作當成兼職。
記者:你的工作是什么?這筆支出會不會成為負擔?
李琰:我是做保險的,所以可以有比較空閑的時間。
你說負擔,這怎么說呢,就像一個喜歡釣魚的人,他可能一個月能掙2000塊錢,但是他這些年攢下來的裝備卻值幾萬塊錢,但是當你問我去釣魚的時候,我不喜歡。這件事是一種喜歡。
救援狗給他們一個家
記者:動物保護協(xié)會的保護范圍僅限于狗嗎?
李巖:目前應(yīng)該說僅限于無主的狗,還有一些沒有滿月的殘疾貓。
記者:你做這件事的初衷是因為你喜歡狗嗎?
李琰:說實話,我們組的初衷是同情他們。我們最后的希望是給他們一個家,一個愛他們、保護他們、不輕易拋棄他們的人。
記者:狗對你來說意味著什么?
李琰:如果說我和自己的孩子一樣,相信很多人不理解,甚至罵我。但任何養(yǎng)過狗的人都知道它是個孩子。我也失去了一只狗,我能理解那些失去狗的人的感受。晚上,我會想它現(xiàn)在在哪里,它在吃什么……我還隨身帶著我丟失的狗的狗證。我一直希望它只是(窒息,無法說話)……
我喜歡養(yǎng)狗。我不強迫別人喜歡它,但我想被尊重。
記者:你有沒有想過,對于那些有吃狗肉習慣的人來說,你的行為可能是不合理的,有些人會認為他們也是動物,為什么你可以吃牛羊肉,而不能吃狗肉?
李琰:他們認為我們瘋了,所以他們會直接說出來。
但是狗與其他動物不同。當年汶川地震時,一張搜救犬從狗肉店門口經(jīng)過的照片流傳開來。我當時覺得這張照片很清晰。在某些情況下,狗會救人的命,但人卻在吃它的肉。
有時候一個人對你好99次,但對你不好的只有一次,你會說這個人不好。但至于狗,就算你打它,它也會跟著你搖尾巴。這只狗愚蠢而忠誠。如果它認出主人,就很難改變。
記者:在江蘇的廣西沛縣、貴州等地,吃狗肉更是流傳千年的民風。面對這樣的矛盾,你覺得你做的事情有多大意義?
李巖:這是傳統(tǒng)習慣與現(xiàn)代文明的沖突。我知道暫時什么都不會改變。但我和所有的志愿者,只是希望大家文明養(yǎng)狗,不遺棄狗,不殘害狗。能影響的人越多,他們受到的影響就越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