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圖片選自《征途》雜志2015年5月號)
真鱈(英文名Cod),又稱“真鱈”,只有大西洋鱈、太平洋鱈和格陵蘭鱈三種。它們的共同點是存在三個背鰭,兩個臀鰭,下顎上有胡須,身體側(cè)面有一條明顯的側(cè)線。三者中最常見和最美味的是大西洋鱈魚。
上圖是挪威北極鱈魚(Atlantic cod)
我國膠東半島地區(qū)的大頭魚是太平洋鱈魚的一種,味道不如大西洋。由于產(chǎn)量稀缺,格陵蘭鱈魚基本上已經(jīng)從市場上消失了。所以如果你想吃鱈魚,大西洋鱈魚是最好的選擇。
被稱為“白金”的大西洋鱈魚瘦長而粗壯,體色因棲息地而異:淺水鱈魚呈紅色、棕色或橄欖綠色,帶有較深的斑點;水較深的鱈魚顏色較淺,一般為淺灰色。
由于生長在干凈的水域,這種海魚所含的重金屬(包括鉛、汞、鎘、砷)遠低于歐盟標準。
鱈魚是用在深海鱈魚漢堡里的嗎?
市場上很多快餐品牌都提供鱈魚漢堡等類似產(chǎn)品,但實際上這些鱈魚產(chǎn)品中使用的肉是Theragra chalcogramma。如果你不熟悉這個名字,這條魚還有另外兩個常見的名字——阿拉斯加狹鱈和鰷魚。在它進入我們的嘴之前,它以“鱈魚餅”或蟹棒的形式存在。你沒看錯,大部分帶有白色細節(jié)的蟹棒都是剁碎的鱈魚,紅色是加工后添加的。
銀鱈魚,是真的鱈魚嗎?
這種魚,又名黑鱈魚和藍鱈魚,已經(jīng)成為鱈魚的主流,但它不是鱈魚!它的學(xué)名是裸蓋魚,英文名是Sablefish。主要來自北太平洋,大部分登陸阿拉斯加加工,銷往喜愛鱈魚的日本。請注意,銀鱈魚沒有胡須!不過銀鱈魚也很有營養(yǎng),只是脂肪含量略高,15%左右,和雞大腿的脂肪含量差不多。
警報!假銀鱈魚“獵犬”
也稱為南極鱈魚或智利鱸魚或白鱈魚。這種魚也是極地深海魚,經(jīng)濟價值很高,但它真的不是鱈魚。同時,狗牙魚的脂肪含量幾乎是23%,幾乎相當(dāng)于牛肉!雖然看起來像白肉,卻是多吃、長胖的節(jié)奏!
警報!假銀鱈魚的“油魚”
被媒體曝光的李鬼有兩種。學(xué)名是異種和刺鱗蛇,藝名是龍鱈或圓鱈。它們身上有20%的脂肪,人體無法吸收,因此食用后會引起腹瀉,甚至嚴重的惡心和嘔吐。當(dāng)然,腹瀉出來的是未消化的魚油,如果把它當(dāng)成瀉藥來減肥,那就大錯特錯了。
如何辨別真鱈魚?
判斷是不是真鱈魚棘鱗蛇鯖 鱈魚,看下顎的小胡子,明顯的淡黃色斑點鱗片和側(cè)面的長線紋,但超市里的“鱈魚”基本都是去頭去骨,切成片或凍成碎片,如何辨明?
1、查看原點
由于它是冷水魚,因此可以排除溫暖的國家。大西洋鱈魚,顧名思義,集中在北極附近的大西洋海域,主要產(chǎn)于挪威、冰島、加拿大、俄羅斯,少量產(chǎn)于日本北海道;銀鱈魚的主要產(chǎn)區(qū)是阿拉斯加和白令海沿岸;扁鱈魚的主要產(chǎn)區(qū)與銀鱈魚相似;靠近南極的南美洲國家可能是牙魚的發(fā)源地。不想長胖的朋友一定要分清楚。有的國家自己不生產(chǎn)鱈魚,卻變成二階經(jīng)銷商,成為我國鱈魚源國。
2、查看價格
這是擺脫油膩魚的好方法。鑒于我國不禁止銷售油魚,市場上經(jīng)常出現(xiàn)冒名頂替的情況。一斤十幾塊錢的“鱈魚”就不用考慮了。銀鱈魚近年來備受追捧,成為最昂貴的鱈魚品種,而牙魚作為一種低產(chǎn)的深海極地魚,價格也很昂貴。一般情況下銀鱈魚價格最貴,其次是冰島鱈魚,真鱈魚比這兩種便宜,油魚更便宜,最便宜的是阿拉斯加鱈魚。
3、查看特征
扁片最有可能是冰島扁鱈;切片幾乎是圓形和橢圓形,鱗片細膩,肉質(zhì)白嫩干凈。它們是銀鱈魚;類似于銀鱈魚的油性魚,魚鱗較大,肉中有紅血絲;真正的鱈魚大多是圓形的魚排和長魚片。切片時棘鱗蛇鯖 鱈魚,銀鱈魚更扁平,肉略帶淡粉色,中間有白色紋理。
]]>